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你之所以無法停止焦慮,也許就是因為你從不曾穩定地認同自己。(本文摘自《走出關係焦慮》 一書,以下為摘文。)
我在課堂上常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問學生:
有多少人覺得,別人對你的稱讚都是假的,對你的批評都是真的?
大部分的人都舉手了,這也顯示有許多人對自己很容易有負面觀感,或者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成就和價值,都感覺裹著一層偽裝,總有一天有人會識破:「我不過就是個空心菜!」
其實,有這些感受,不外乎是我們已經攝取了多年對自我負面評價的話語,轉而成為對自己的否定和懷疑,像是:「就憑你?你還是算了吧!」「你不需要去做這些事,你也做不到這些事!」「你真的可以嗎?我覺得你還是省省吧,免得丟臉!」大多數的人,在安全感課程的演練過程中,都很容易發現自己已經習慣對自己說出否定又傷人的話語,也一直感覺自己帶著面具生活著。為了免除心中那份「我不夠好」的魔咒,有些人拼命學習,卻依舊逃不出這魔掌。
那麼,你能不能問問自己:
在如此焦慮又拚命下,你究竟在追尋什麼呢?是不是曾經有人提醒你要停下來,因為你的身體已經出問題,你也知道身邊有人在消耗你、利用你,但你永遠只跟自己說「好好好,我知道」,卻總是停不下來?
越努力,焦慮越如影隨形
首先,我想告訴你:你之所以無法停止焦慮,也許就是因為你從不曾穩定地認同自己。
在我的著作《做自己最好的陪伴》一書中,我把這樣類型的人稱作「認同上癮症」,也就是他們會不斷渴求他人認同,但內在的認同銀行卻無法儲蓄,像是破洞一樣,一下子補足了,過沒多久又饑渴地向他人索取,因此他們經常處在無法停止焦慮的狀態裡,擔憂自己可能會失去工作、失去朋友或失去一段感情。
雖然心理學沒有明定這病名,但我還是想用這概念來描述這廣泛存在的現象。因為不曾穩定擁有被愛與支持的安全感,因此你內心裡容易充滿恐懼與焦慮,總擔憂著:「如果我不夠努力,就可能會被拋棄」「如果我不夠認真、不夠完美,將會失去他人對我的愛」。
雖然它並不一定像物質成癮一樣會直接破壞我們的神經功能,但在長期壓力與焦慮情緒下,我們已讓神經系統影響心情的激素、內分泌系統,甚至連消化功能都會出現問題,也削弱了免疫系統,甚至阻礙自己認知思考的能力,困住身心的如常展現。就如同我在前文提到的身心容納之窗,向外渴求認同的壓力經常將你原本穩定的身心狀態逼出窗外,因此讓你的心思更難以安定,而惡性循環地使焦慮的情境不斷在生活中重演。
我相信,你不太能理解的是,我這麼努力,為何焦慮依舊緊追在後?
雖然你已盡量「做好」每一個角色,好女人、好女兒、好媳婦、好員工……但因過度忽視自己的感受,甚至忽略身心疲累與超支的警訊,其中的不良後果其實是失去自我,甚至失去身心的平衡。當你把認同建構在他人身上,期待又渴望他人對你的正向回饋,就容易在人際互動中缺乏界限,容易以他人觀感為主;在依賴他人的認同維生的情形下,失去自我判斷的準則,也失去自我價值感,以致自己只能在他人的眼光中沈沈浮浮,經常感覺挫敗無力,不瞭解為什麼自己已經很努力,卻無法穩定獲得認可,甚至其他人都看不到?
看到這裡,你可能開始納悶,究竟什麼樣的環境會導致「認同上癮症」呢?
圖/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認同上癮症」的溫床
在我的實務工作中,發現以下五種情形,容易讓孩子在成長中缺乏自我感,又懷疑自己被愛,就更容易成為「認同上癮症」的高危險群,這些情形分別是:
1.男尊女卑的家庭
女性經常因為地位低又沒有價值,而感受到自我生存不易或被拋棄的危機,有時候為了生存以及獲得認可,會拼命討好他人。
2.有過度優秀的手足
優秀的手足會直接擠壓到大人對你的關注,讓你覺得你怎麼做都不如他們,也無法獲得足夠的認同。
3.曾經有過被排擠、被霸凌經驗者
被同儕排擠跟霸凌時,對自我認同的損傷很大,因為你無法在原本歸屬的群體裡認識自己,也感覺自己被群體接納時,仍會習慣否定自己。
4.嚴厲又缺乏支持的教養
家裡有嚴厲權威的形象,很多事情必須以他為主,因此你不太有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能有自己的聲音。
5.失去功能的家庭
在家庭裡,父親與母親並沒有擔負起教養、照顧與保護的功能,他們可能生病、失和,或反而需要依賴孩子,而讓孩子無法好好當個孩子,又讓孩子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夠,得不到足夠多的肯定,成長的需求更沒有被好好滿足。
簡單來說,就是在成長過程裡,你經常長時間感覺自己的感受被忽略、被否定,你經常有會被拋棄的感受,這樣的環境無法給你足夠的安全感,也因為你沒有足夠歸屬感的保證,自我的成形就變得脆弱。
很有可能,你的父母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不論是物理的缺席,還是心理的缺席。有很多孩子童年時就被迫當著大人,因此遺失的童年,讓自我無法好好長出,也讓自我無法好好感受被愛,因此,停下認同上癮症的終極作法,是你可以重新擁抱自己,給予自己安定得像是大人般的支持與撫慰。
圖/《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一書,吳姵瑩著,游心薇譯,三采出版。
"假的" - Google 新聞
October 16, 2020 at 06:10PM
https://ift.tt/3dx3Xrc
別人稱讚都是假的,批評都是真的!你也得了「認同上癮症」? - 遠見雜誌
"假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TdWODD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別人稱讚都是假的,批評都是真的!你也得了「認同上癮症」? - 遠見雜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