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學生時代就一直伴隨在筆者耳邊的一句話。在任何一個時代,掌握核心技術才是根本。不過,我們每一步的前行,也都將不可避免地面對坎坷和阻礙。
聚焦在科技圈的例子也是如此,像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封殺升級事件,歸根結底還是他們希望通過技術封鎖實現壟斷。現在,連發展壯大於中國的手機快充技術也遭到了質疑,外媒還在討論閃充會損耗電池壽命這樣的問題,未免有些嫉賢妒能了。
那麼,事情的起因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又側面反映部分外媒對於中國原創科技怎樣的看法?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手機快充會損耗電池壽命?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最近又火了起來,起因是有英國科技主編Andrei F。 (@andreif7) 對OPPO閃充技術提出了質疑,其認為OPPO的40W有線充電會比15W充電更能降低電池壽命,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對此事件,OPPO已經做出了回應,其拿出兩份測試表格,詳細說明了不同充電周期下的電池退化情況。
圖片中的第一個表格顯示了在OPPO自己的實驗室進行的電池退化測試,而第二個表格顯示了德國萊茵TüV實驗室自己的電池退化測試。
如圖所見,兩家的測試結果很接近,電池在600次充電循環后,平均容量均保持在91%以上。即使經過大約兩年時間800次充電循環,容量仍然超過90%。
可以說,當電池容量下降到80%時,手機已經使用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而很多人在使用兩年後就已經開始考慮更換手機了。從結果來看,手機閃充對電池壽命的影響微乎其微。
至於影響電池壽命的主要因素,我們會在下文解讀。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的是,快充技術是伴隨手機發展史的必然產物。
以前手機配置低,電池容量小,所以有沒有快充並未被完全重視。但隨著智能機性能的增強,對功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池容量便增大了。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用小水管蓄滿大水池」辦法,速度慢、體驗差是肯定不行的。
甚至再極端點,充電的速度要沒有放電速度快,那麼現在玩高畫質遊戲就不可能實現了。另外,進入5G時代,手機需要更快速的充電技術更是迫在眉睫。所以,快充技術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現在行業內所有的品牌都在大力發展快充技術,不同類別的快充都在探索更快的可能,從充電頭網發佈的一份充電適配器功率統計表格看,手機頭部品牌在快充技術上的發力,絲毫不亞於當下手機對性能、影像能力升級方面的投入。
從手機廠商對快充技術的應用看,中高端機型甚至千元機,都搭載了自家的快充技術。只是根據機型不同,充電的功率有所差異而已。
要知道這些品牌,在全球的手機出貨量上佔了近7成的市場份額。也正是得益於這些頭部品牌的帶動,快充技術的普及速度才得以加快,數以億計的消費者才能感受到快充帶來的方便。
首先來看下蘋果公司,2019年發佈的iPhone 11 Pro和iPhone11 Pro Max就已經開始標配18W快充適配器,其實早在2017年9月,蘋果發佈的iPhone 8就已經支持快充,只是按照蘋果的調性它並沒有給用戶標配快充頭,「五福一安」也是被用戶吐槽了很久。
我們從充電頭網評測室的一組數據看,使用18W或者30W PD快充,iPhone 11 Pro Max前段時間充電速度相比5W充電明顯更快。一直以來,好像也沒有人質疑說蘋果的快充影響了手機電池壽命。
而蘋果的對手三星方面,在快充上也在加快布局,例如今年三星Galaxy S20和三星Galaxy S20+就搭載了25W有線快充,雖然比上一代的標配15W提升不少,但對比國內廠商明顯保守很多。
快充技術發展史可以概括為「大電壓與大電流」之爭,高通QC快充協議最先開始應用「高電壓低電流」方案,高壓充電自身是受物理法則限制的,電壓太高會導致手機過熱。
此時,作為OPPO工程師的張加亮指出當時的高壓低電流方案存在技術上的天花板,因此他提倡開發「低電壓大電流」方案。
低電壓大電流並非說起來那麼簡單,首先在當時的行業環境中,基本所有廠商都採用高壓快充方案,低電壓大電流在別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同時新的方案還會增加產品的成本。
內外都有壓力,不過張加亮還是堅持了下來,他聯合同事一起攻關,首先解決供應鏈問題,隨後說服管理層同意其在OPPO Find 7項目上做「備選」。
但故事總有反轉,OPPO高層了解過這項技術之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直接將閃充做成了OPPO Find 7的標配。之後,OPPO憑藉5V/4A的充電功率一騎絕塵。2014年,OPPO Find 7發佈時那句「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宣傳語火遍了大江南北。
當時市面上大部分手機標配的其實都還是5V/2A的10W充電器,其它一些支持快充的機型,也大都採用的是高壓快充方案。VOOC閃充的低壓大電流技術有著先天的優勢,手機充電時不會過熱,甚至可以實現邊充邊玩。低壓快充方案里OPPO的VOOC閃充成為當時行業里獨樹一幟的存在。
4月13日,OPPO Ace2的發佈標誌著65W有線快充和40W無線快充真正商用落地,其商業化也獲得了眾多外媒、行業的認可。
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經有1.45億用戶在用閃充,有20家企業申請了OPPO閃充授權,OPPO的閃充發展史就足以驗證了快充的成熟性。
快充發展到現在,因為Type-C介面可以承載更大電流,所以它的普及也讓「大電流」陣容越來越大。2016年,華為推出了自家的Super Charge Protocol(SCP)快充,採用4.5V/5A的低壓大電流方案,在華為Mate和華為P系列等多款機型上都有應用。
聯發科的PEP快充,同樣加入了大電流陣營。但是,各家充電協議互不兼容開始讓用戶頭痛,從充電頭到數據線都要認準自家品牌的才行,不然快充就沒有用武之地。這時候,USB IF協會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協調廠商制定了標準統一充電規範。
2017年,在各國實驗室、全球智能手機廠商的共同努力下,USB PD 3.0協議通過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技術規範統一了高通QC 3.0/4.0、聯發科PE 2.0/3.0、OPPO VOOC和華為SuperCharge的快充協議。
影響電池壽命的主要因素,我們用戶有必要搞清楚。
其一,在於電池的生產製造工藝。鋰電池發展這麼多年,只要電池是品牌廠商的合格產品,品質完全可以保證。
其二,電池使用場景。「閃充之父」張加亮在接受採訪時曾指出過一個手機充電誤區,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用數據線多次插拔充電,電池相應會經歷多次循環,損耗加快。事實上,電池的生命周期是指累計一個完整的充放電循環,就是從0到100%這麼一個完整的過程才算一次循環,它可以是累加的。
舉個例子,此前蘋果官方對於「降頻門」的回應說明,iPhone的電池可在 500 次完全充電循環后,保留多達80%的原有蓄電量,電池蓄電量低於80%后,電量消耗會加快,效能才會有所影響。
最後,電池溫度過高。鋰電池最怕的就是高溫帶來的不可逆傷害,一般手機的正常工作溫度為0~40℃之間,溫度過高或太低,都會對電池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其實,國內各家廠商包括像OPPO、vivo、華為和小米等,對於手機電池的測試要求嚴苛,無論是高低溫測試、過充電、過放電實驗和短路實驗等等,大部分實驗都遠高於國家的標準檢驗。
正常使用情況下,我們用戶都無需擔心電池的使用壽命問題,退一萬步說,手機作為快消類電子產品,不僅僅是電池,其它元器件都會隨著使用時長而損耗。
細數智能手機當前的核心技術,屏幕技術三星把控產業鏈佔據絕對優勢,手機晶元上有蘋果A系列、高通驍龍系列和海思麒麟等,而快充技術可以說是中國廠商在國外技術壁壘下撕開的為數不多的一道口子。
當下手機電池技術不突破,用戶體驗手機上的其他先進的技術也便成了「空中樓閣」,縱有一身武功,體力不支一切白費,手機電池技術的瓶頸決定了手機廠商要從充電速度上做文章。
更何況,新技術絕不會平白無故的誕生,OPPO此次看準了用戶的需求,搶先進行技術布局。當然這是有風險的,真金白銀的投入的背後需要以市場掌控能力和技術實力作為支撐,並非人人敢於第一個「吃螃蟹」,也並非人人能夠第一個吃螃蟹。但終歸用戶所需即是市場所向,順其者生。技術與需求相結合,這也正是每個企業不斷在尋找的行業風口。
重新審視最近英國科技主編對OPPO閃充技術的質疑問題,其實從根本上體現了部分外媒對中國原創技術的偏見。聚焦手機技術領域,國外一些所謂的「先知」懼怕國內企業創新進步,不僅是違背行業大勢所趨,從長遠來看也不利於構建公平有序市場秩序。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常勝靠和」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營造出良性的市場環境,整個行業才能夠健康發展。
"事實" - Google 新聞
May 20, 2020 at 05:39PM
https://ift.tt/2WKkK3s
深剖閃充技術用事實擊破傲慢與偏見-科技新聞 - 臺灣新浪網
"事實"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wpE2jK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深剖閃充技術用事實擊破傲慢與偏見-科技新聞 - 臺灣新浪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