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IORG 在 7 月 17 日舉辦「資訊操弄短影音-夏夜電影院」活動,邀請現場觀眾在看完來自網路及不同光譜的政論節目片段後,票選出心目中「最親中」、「最親美」、「最具操弄性」的片段,同時還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包括陳璽尹以及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進行座談。
在英國倫敦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取得心理學與語言學博士的陳璽尹,也分析認知心理學與假訊息相關研究的關係。她提到,當一般人接收到的資訊量太多,多到沒辦法負擔或承受的時候,就會可能在沒看完的情況下,傾向先相信該訊息。有時候接收者可能只是需要補充一些資訊,例如他考慮要去打疫苗之前,會想知道到底打疫苗會不會出事,這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疫苗可能會帶來危險,所以不要打疫苗,若對方是他所信任的、他現在又很需要這資訊,接收者就很容易相信這樣的說法。
此外,如果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彼此背景與立場很相似,訊息傳遞的成功率就會變高,也就是當人越有動機,就會越容易相信這項假資訊;而錯假資訊的分享次數,也遠遠高過於真實的訊息。
陳璽尹也談到人的大腦,在處理資訊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很快做反應的「快系統」,通常就是依賴直覺;另一種是比較慢、可以慢慢想的「慢系統」,就需要深思深慮;所以如果教閱聽眾想多一點、看多一點、查多一點,那他們就可以學會區別錯假資訊,這有點像是常被提到的資訊判讀。
但陳璽尹提醒,這個資訊要很不容易被相信、錯誤程度很高,或是當事人辨認訊息的動機很高,才有可能讓一個完全沒有這類知識背景的人,在一開始就知道要拒絕這個資訊;如果這個資訊很複雜、它剛好又符合「你想要分享、你有動機、是相信的人傳給你的」等條件時,慢系統就不一定會產生作用。
陳璽尹也分享一個實驗案例,說明人會傾向對哪一類訊息認為是真或假。該實驗是讓受試者看一些臉書等社群平台上的新聞,但有一些會標註它已經證實是錯誤的;受試者只需要看這些新聞,不需要自己判斷是真的或假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請同樣的受試者回來,請他們再看另一批資訊,裡面有的是他上次看過的、有的是沒看過的,其中也包含上次在看的時候,就已經被告知是假的訊息。但研究發現,當受試者再次看的時候,只要是他當初沒有看過的訊息,都會覺得比較不真實;反而是只要他曾看過的,都會覺得比較真實,即使上次已經告知該訊息是錯誤的。
陳璽尹總結,人對於看過的資訊,即使曾經被告知是假的,但是因為對它的熟悉程度比較高,所以當它再度出現時,與其他完全陌生的訊息相比,那曾經被告知是假的訊息,反而看起來都較像是真的。回到生活上實際的例子,例如當事人的理智知道,打疫苗不會出事,但是又有人一直告訴他,又有誰打了疫苗發生什麼事情等等,這就會讓當事人真的要打疫苗時,又感覺怕怕的。
"假的" - Google 新聞
September 11, 2023 at 01:55AM
https://ift.tt/WB35nSq
為何被標註的假訊息仍奏效?倫敦大學心理學博士陳璽尹:看過很多 ... - 沃草
"假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HqidMt0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為何被標註的假訊息仍奏效?倫敦大學心理學博士陳璽尹:看過很多 ... - 沃草"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