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豪傑」洪秀柱
這個「深藍」所寄予重望的人物,就是2015年7月19日被提名,代表中國國民黨與蔡英文競選總統的洪秀柱。洪秀柱祖籍浙江省餘姚,畢業自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與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早年曾擔任過訓導主任,當選立法委員後大力反對李登輝「本土化」與「去中國化」政策,並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各方面都符合「深藍」族群的政治正確。
「深藍」的政治正確,涵蓋外省籍、公教家庭出身、擁有良好學歷、具有大中國思想以及主張與大陸往來等等。保守的「深藍」族群,唯一比較不能接受的可能是她的女性背景,但是在民進黨派出的大敵蔡英文是女性,且她又是黨內主流政治人物中唯一的「民族大義派」,「深藍」還是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支持洪秀柱參選總統。
洪秀柱不只是李登輝擔任總統以來,第一個竄起來代表國民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的「民族大義派」,而且她還首度提出了比過往「一中各表」更為前進的「一中同表」來定義兩岸關係。換言之,對於「一個中國」的定義是什麼,她不像過往的馬英九一樣模糊看待,而是希望能以在台北與北京「兩個中國政權」之上創造一個「整個中國」的概念來推動兩岸的政治統合。
換言之在「一中同表」的共識下,台北與北京將以共同建立一個主權與治權橫跨海峽兩岸,但是既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中國」為終極目標。但是在實現此一終極目標以前,「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可以「政府對政府」模式,彼此承認對方的治權。比起馬英九時代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確實是讓雙方的關係更前進一步。
而提出「一中同表」者,不是別人,正是在今年黨主席選舉中表現亮麗的張亞中。由張亞中為洪秀柱準備的「一中同表」,讓那些在現實上已經接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繁榮強大,內心卻還割捨不下對中華民國情感的「深藍」族群內心的矛盾得到解套。原來還有這種在現實上能搭大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順風車,又能維護自身感情主體性的方式存在,「深藍」又怎能不支持洪秀柱呢?

對黨中央不滿的大爆發
洪秀柱的主張確實過於理想天真,因為光是從中共的角度來看,願意做到與台灣「互不否認」治權已經是極限,怎麼可能「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呢?即便只是「政府對政府」,而不是「國家對國家」的「承認」,對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堅持一黨專制的中國共產黨而言,「一中同表」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國民黨的主流派深知此一道理,更何況在中共GDP超越日本,成為亞洲第一與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之後,兩岸實力上的巨大差距已經導致任何統一談判都會淪為台灣被大陸統一的結果。更何況「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已證明台灣年輕世代對兩岸過於緊密的經貿交流都無法接受了,更何況是政治上的統一談判。洪秀柱如果執意緊抱「一中同表」參選,勢必成為票房大毒藥。
於是就有了2015年10月17日的「換柱」風暴上演,洪秀柱被黨中央撤銷了總統參選人的提名,改由時任黨主席的朱立倫頂替。此舉引發「深藍」族群的激烈抗議,一來洪秀柱是當時唯一經由黨內制度合法選出的總統參選人,卻被國民黨中央以不合法又不合理的手段「搓」掉。此種密室政治的作風,不要提「深藍」了,就連一般的國民黨支持者都看不過去。
再來則是洪秀柱之所以是「唯一」經由黨內制度合法選出的總統參選人,不是因為她獲得黨內高層的支持,而是因為朱立倫主席根據當時的民調評估,自己一旦參選必然輸給蔡英文,並可能因此永遠與總統大位失之交臂,所以遲遲沒有參加初選。這是為什麼膽敢站出來參選的洪秀柱,如此受到「深藍」族群歡迎,並且被視為「女中豪傑」的原因。
所以當朱立倫一如大家所料輸掉2016年的總統大選,並且主動請辭黨主席之後,包括「深藍」在內的基層黨員立即選出洪秀柱為代理黨主席。只是滿懷理想主義的洪秀柱,最終還是不敵台灣的政治大現實,又在2017年的黨主席選舉中敗給吳敦義。經過這樣一連串的折騰下來之後,「深藍」族群也逐漸有了一個新的共識,那就是他們真正的敵人不在民進黨,而在黨中央。

矛盾從省籍轉向階級
洪秀柱被取消總統參選人資格,然後又在黨主席選舉中敗給吳敦義,讓「深藍」族群徹底認識到,隨著第一代外省人的凋零殆盡,台灣政治的省籍矛盾逐漸為階級矛盾所取代。在國民黨內,主張兩岸統一的聲音始終無法進入黨中央,主張統一的政治人物永遠沒有辦法代表黨參選總統,甚至還隨時可能被拔掉,讓他們不免對自己過去效忠的黨感到失望。
「深藍」族群在與大陸的交流之中,其實就已經對他們童年時代接受的黨國教育產生質疑,而民進黨推動的「轉型正義」更是壓垮了他們對國民黨史觀的最後一丁點信仰。「轉型正義」並沒有讓「深藍」轉而支持民進黨,反倒讓他們認知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多數不是獨派,而是與他們一樣主張兩岸統一的統派。
而且遭到蔣家父子槍斃的外省人,在比例上還絲毫不下於信仰共產主義的本省人,這個事實讓「深藍」的信仰徹底崩塌。因為洪秀柱的父親洪子瑜,本身就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他雖然沒有命喪戒嚴時代,卻仍被送到綠島管訓了3年。洪秀柱家族的歷史,讓許多老一輩「深藍」族群突然發現,其實自己或者自己家裡的父祖輩,也與白色恐怖有關。
在嘲諷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把「匪諜」當烈士拜的同時,許多「深藍」也重新反省自己家族與國民黨的歷史。有些人發現自己的祖先與洪秀柱的父親一樣是受害者,有些人則發現自己的祖先為了自保,成為了50年代蔣經國鞏固接班人地位的加害者。還有許多的外省長輩,其實同時兼具「受害人」和「加害人」的雙重身份。
超過兩代人為國民黨做牛做馬,換來的下場仍是被黨中央無情拋棄,成為對黨的路線無法發揮影響力的邊緣人,這樣的結果又怎麼能讓「深藍」接受?反對台獨的他們不可能支持民進黨,於是希望能有一個草根出身的國民黨人代表他們與黨中央對抗,奪回在黨中央裡的話語權。2018年韓國瑜旋風的出現,就是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產生的。

韓國瑜旋風的起落
國民黨2018年能在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取得勝選,其實與「深藍」族群對韓國瑜的支持沒有直接關係。國民黨能夠勝選,首先來自民進黨政府的施政失敗,其次則是吳敦義透過與王金平的合作,成功統合並動員地方勢力將侯友宜、盧秀燕和韓國瑜送上市長寶座。不過這畢竟是20年來,高雄市首度由綠轉藍,對「深藍」的士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韓國瑜從嚴格意義上來看,其實並非如洪秀柱那般的「民族大義派」,反而受到其夫人李佳芬的影響,與雲林的地方派系有更為緊密的關係。不過他外省人第二代的出身,加上早年擔任立法委員時,為了捍衛榮民先進聲譽甩了陳水扁一巴掌的表現,讓他在「深藍」族群裡大受歡迎。更重要的是,他不像馬英九或者朱立倫等傳統黨內建制派的外省精英一樣,有留學美國的經驗。
與之相反的是,韓國瑜的博士學位是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取得,這讓他不只沒有「親美」的嫌疑,還與「祖國」大陸更為「親密」。這讓「深藍」族群做出了誤判,認為韓國瑜在高雄的勝利等同統派在整個台灣的勝利。再加上美國在川普領導下,出現了國際影響力相對衰退的態勢,讓「深藍」族群認定島內外的都出現了有利於統一的局勢。
靠收聽大陸農場文認識世界的他們,真的相信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習近平領導下實現了所謂的「偉大復興」,而且實際的經濟力和政治力都已經「超越」了美國。他們認為民進黨在2018年選舉的失敗,是因為台灣選民認知到與美國站在一起對付大陸是不會有前途的。類似的經驗,也可以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如法炮製,這是他們施壓黨中央提名韓國瑜競選總統的一大原因。
結果韓國瑜還真的抵擋不柱誘惑,市長當不到4個月就參加黨內初選,而且也在「深藍」的支持下擊敗郭台銘,正式獲得國民黨提名參選2020年總統。然而2020年的環境與2018年大為不同,畢竟韓國瑜事先已經答應會把高雄市長做好做滿,結果卻食言而肥,拋棄了高雄市的選民,自然讓他的支持度大為下滑。而且韓國瑜還搞砸了與王金平的關係,敗選的結果顯而易見。

向黨內建制派開戰
因為「深藍」的冒進,韓國瑜在總統大選中大輸給了蔡英文,讓獲得817萬張選票的蔡英文超過馬英九,成為中華民國有史以來得票率最高的總統。韓國瑜不只輸掉了總統大選,就連高雄市長的寶座也跟著一起被罷免掉,讓許多「深藍」大夢初醒,承認了自己對局勢的誤判。本來如果把四年市長幹完,還大有可為的韓國瑜,等於白白把自己的政治生命給葬送掉了。
不過「深藍」們很快就重新「振作」了起來,他們持續自我催眠,有的認為蔡英文勝選的原因是來自民進黨的作票,還有一些則認為韓國瑜輸在沒有強硬捍衛統派立場。韓國瑜「國防靠美國」的主張,再加上他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聲援,都讓國民黨沒有辦法在看待統獨還有美「中」新冷戰的立場上展現出與民進黨的鮮明差異,從而讓蔡英文勝選。
當然「深藍」的這些意見,還有他們強化國共政治連結的主張,並沒有為接替吳敦義出任黨主席的江啟臣接受。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入黨,江啟臣不只重回馬英九的親美路線,而且還一度對馬英九的政治遺產「九二共識」提出檢討要求。雖然「九二共識」最終沒有被拋棄,但過去一整年下來,「深藍」與「深藍」族群支持的政治人物確實也都被打入冷宮。
由於韓國瑜在2020年的大敗,「深藍」確實要負上相當大的責任,所以他們在江啟臣擔任黨主席時也很少對黨中央指指點點。只是黨內的階級矛盾,並沒有隨著韓國瑜的敗選與被罷免而宣告落幕,「深藍」族群仍在等待著向黨內建制派反撲的機會。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深藍」族群並非我們一般社會定義下的弱勢族群,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學經歷其實一點都不輸給黨內高層。
甚至還有一些「深藍」,長期是中國國民黨的幕後金主,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地方派系的支持,或者不是蔣經國細心培養的外省二代「革新保台派」,始終沒有辦法進入黨中央掌權而已。他們如今所期望的,就是打破這個由「本土買辦派」與「革新保台派」把持的黨內結構,而沒有上述兩大背景的張亞中,就成為了「深藍」族群反抗黨中央的一個突破口。

何以如此力挺張亞中?
張亞中從2004年投身反軍購運動開始,參與政治活動已經有不下17年的歷史,卻長期都是扮演泛藍陣營裡的邊緣人物。如果不是因為這次黨主席大選,可能很多老的「深藍」都還叫不出他的名字。所以這次「深藍」如此賣力的支持張亞中,顯然不是因為他們相信張亞中能夠當選黨主席,或者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後能夠帶領國民黨重新執政。
無論再怎麼的自我感覺良好,「深藍」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台灣的主張已經是少數中的少數。即便不願意公開承認,對於自己不可能再度回到蔣經國時代那樣,成為台灣政壇主流的現實,他們還是有所體悟的。但是也因為這樣的政治體悟,他們更是義無反顧的成為急統的先鋒,而且即便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情況下亦在所不惜。
甚至對於某些極端的「深藍」族群而言,恐怕唯有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體制下,才能確保兩岸局勢的長治久安。因為唯一讓「深藍」在台灣再度成為主流的最根本方式,就是讓台灣併入主張統一的人口占壓倒性多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之所以力挺張亞中,其實並不是挺「張亞中」這個人,而是希望透過張亞中讓「深藍」的聲音被黨中央聽到。
綜觀這次張亞中的3個競爭對手,朱立倫與江啟臣都是「革新保台派」和「本土買辦派」的綜合體,卓伯源則是純粹的「本土買辦派」,只有張亞中是開宗明義表達統一立場的「民族大義派」。張亞中就算當選黨主席,不是受到原本黨內建制派的箝制,就是必須要為了現實而在理念上做出妥協。所以他的當選,對「深藍」而言未必是最好的結果。
反倒是衝高張亞中的選票,讓「深藍」族群未來成為任何人要競選黨主席時所不可忽視的力量,其實更符合他們的利益。過去在戒嚴時代,是領袖為黨的路線選擇方向,對於不服從領袖路線的支持者可以白色恐怖的方式任意論處。如今進入民主時代,是由支持者來決定黨的走向,只要「深藍」在這次的選舉展現出投票積極性,就能對未來黨的領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不再迷信領袖的「深藍」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這次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雖然未必是張亞中的勝利,卻絕對是「深藍」的勝利。首先是在幾次的參選人辯論中,無論是江啟臣還是朱立倫,都出現了言論向「深藍」族群靠攏的趨勢,這可能是國民黨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由支持者,而非黨內精英決定政黨路線走向的情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其次則是經過半個世紀的折騰後,「深藍」族群不只不再忠黨愛國,不再反共抗俄,而且還成為反美先鋒,同時也放棄了對領袖的崇拜。過去曾經擁護洪秀柱和韓國瑜的他們,在認知到洪秀柱與韓國瑜不再有現實政治的價值之後,立即轉而擁護新的「代言人」張亞中。而當洪秀柱和韓國瑜威脅到張亞中的時候,他們也能夠立刻當機立斷,六親不認的對自己過往支持的「領袖」展開反擊。
為什麼這裡筆者用「代言人」,不再用「領袖」形容張亞中呢?因為「深藍」在經歷了無數次被領袖的背叛拋棄之後,對領袖的崇拜早已蕩然無存。他們只是把張亞中當成自己在黨內的傳聲筒,一旦有一天張亞中不再能扮演這個傳聲筒的角色,或者沒有其他的利用價值,也會立即被「深藍」一腳踢開,然後去尋找新的「代言人」取而代之。
另外更重要的是「深藍」並不在乎中國國民黨的死活,尤其是在中國國民黨沒有辦法,或者不願意推動國共統一談判的情況下。張亞中因為指控朱立倫為「美國線民」被送考紀會,引來「深藍」族群的強烈抗議。筆者在網路上看到其中一位有新黨背景的「深藍」領袖,以令人動容的哭腔數落蔣家父子當年如何惡整自己父母的悲慘遭遇時,就知道他們對國民黨已經完全離心離德了。
「深藍」對中國國民黨的痛恨,其實絲毫不下「深綠」的支持者,如果國民黨還是不願意順他們的意,那麼支持張亞中或者其他「代言人」脫黨另外組織一個小黨,乃至於直接參加柯文哲的台灣民眾黨都是可以接受的。就算再怎麼樣的不濟,他們也相信自己背後有12億大陸人民為後盾,哪怕是在全台灣2300萬人面前可都是多數。
民主化的一大趨勢,就是政黨支持者對政黨的影響力逐漸凌駕於政黨領袖之上。然而「深藍」族群所希望的,不只是推動所謂的國共和談,而且還要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聯合反美,甚至於帶領台灣「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主張否定了中國國民黨1949年後存在於台灣的所有價值,自然應該要予以反對到底。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反對這股「深藍」逆流,或者防止「深藍」把國民黨帶向分裂,甚至於壯大台灣民眾黨,國民黨首先該思考的是如何增加40歲以下黨員的人數。以目前的情況來看,40歲以下黨員連10000人都不到,只占全體黨員比例的3%,此一狀況若長久維持下去,由「深藍」黨員主導的國民黨勢必只能朝「紅統」路線一路走到底了。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太陽能除了發電,或作為綠電投資項目,還有什麼可能性?在太陽能新創公司「微電能源」(RFD Micro Electricity)的專案中,太陽能可以支持偏鄉學校營運、釀製出上萬瓶支持小林村梅子小農的精釀啤酒,甚至還能發行「綠卡」,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
本集《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邀請微電能源董事長暨執行長王愍廸、業務中心副總經理沈時華(Cindy),分享微電能源如何以太陽能為平台,打造永續共好的烏托邦。
收聽管道如下:
以太陽之名創造可能性——王愍廸創辦微電能源,開啟永續合作平台
坐擁大電機系、台大經濟所碩士學歷的王愍廸,創辦微電能源之前,在新加坡從事金融業。因為2008年的一場金融海嘯,他不禁省思金融業的本質與自己能做的事,決定在2012年返回家鄉台灣,接著花了幾年的時間走遍全台各地,徒步環島重新認識這片土地,在旅途上因緣際會接觸了「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遂開啟了他對於太陽能發電領域的想像。
「我一直以來做的事情不變,就是不斷地尋找:我到底要幹嘛。」對王愍廸來說,並不是他選擇太陽能產業,而是這個產業找上他。由於非常認同「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的公民電廠理念:只要每人投資一千瓦太陽光電就能平衡自用電,王愍廸決定投身太陽能產業。
「我發現太陽能產業剛好符合我過去的學經歷,同時也是潛力無窮的領域。」在投身太陽能的過程中,看見硬體與技術尚不足以支撐理念,王愍廸決定自行出來創業,透過微電能源開啟以太陽能為名的永續平台。
微電能源主要做的事情,包括太陽能電站金融交易、營運維護、電站設計與工程建置等一體化服務,同時整合區塊鏈技術,形成「電流、金流、資訊流」三位一體的太陽能金融服務平台;此外,也透過建構開放生態系的太陽能經營模式,進而擴大社會參與,實現永續經營。
簡言之,不甘於只是找一座屋頂架設太陽能板,王愍廸更想做的是藉由太陽能的多邊效益,為環境與社會帶來改變,所以他笑說:「我們並不是一個很專心的團隊。」為了讓太陽能發電的效益可以擴及多面向,微電能源積極號召多元夥伴,讓太陽能變成驅動社會正向的引擎,創造更多可能性。
- 10:15 樂於挑戰的王愍廸:「當大家都說為什麼要做時?我會反問Why not?」
受太陽能感召,發想各種「太陽福利」——沈時華
同樣來到節目的另一位微電能源夥伴,是現擔業務中心副總經理的沈時華(Cindy)。與王愍廸一樣,原本亦是從事金融、資產管理等工作,因為一場陪同客戶了解光電投資的會議,認識了王愍廸,並且開啟Cindy對太陽能發電領域的美好想像,並於2020年正式加入微電能源,親自實現太陽能產業的無限可能性。
「太陽能可以完成我的使命感,保留一個好的環境給下一個世代的孩子們。」對Cindy來說,太陽能不只是一種能源或獲利來源,而是實現永續的最佳途徑之一。「微電能源的團隊總是充滿熱情,因為我們看重每個專案的影響力,遠超過太陽能發電本身。」
Cindy所說的,是微電能源如何藉由太陽能發電,支持地方產業。像是在疫情期間,獨立書店的生意備受影響,微電能源與2021社會企業合作推出「祈福梅啤酒」,取名祈福是期許獨立書店的客人回流,陪伴書店走出疫情難關。「太陽能源可以賺錢,而這份收入則可以用於創造更多影響力。」每一次的專案,都像是以太陽能為核心的拼圖,串聯一個又一個有正向意義的專案。
- 22:25 跑去做啤酒的太陽能公司?支持獨立書店的「祈福梅啤酒」

不是移民美國,而是支持永續的信用卡——聯邦綠卡
今年9月,微電能源與聯邦銀行合作推出「聯邦綠卡」。這張綠卡主打綠色消費10%超高回饋,可用於電動汽、機車的充換電費用、共享汽機車租借、精選蔬食餐廳生機超市等,更是信用卡市場中第一張同時發行環保材質卡片與虛擬卡的信用卡,同時微電能源將太陽能收益分享給綠卡卡友,所有消費額的0.1%,將捐款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具備金融背景的Cindy,負責推動這項專案,她平常很喜歡藉由信用卡累積里程、享受回饋的消費過程,所以也想善用同樣的消費者心理,推動綠色消費。
有趣的是,在尋找合作銀行時,大多數人不解微電能源為什麼要推動這項計畫?「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或是否有利可圖。」王愍廸笑著補充,許多人都難以相信微電能源的初衷其實非常簡單,只是希望推動綠色消費、讓更多民眾認識並支持永續生活。
「信用卡帶動消費,而每一次的消費都反映你做出什麼選擇、想要創造什麼樣的世界。」Cindy説,透過這張綠卡,讓消費者養成綠色消費的習慣,也就能創造更多機會,讓更多人享有太陽能的好處。「太陽真的很棒!」在微電能源的團隊裡,每天最開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早上起床見到高掛天空的太陽,因為那象徵源源不絕的動力與可能。
- 29:54 每一個人都可以輕鬆擁有的「綠卡」怎麼來的?
本集節目為《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之工商星期三》系列,這是不定期在週三上架,由《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與喜歡我們的贊助廠商共同推出的番外系列。不變的是,我們仍會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提供聽眾朋友有價值的精彩內容。而您的聆聽,能大大幫助《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更長遠的走下去!
"真正" - Google 新聞
October 08, 2021 at 06:55AM
https://ift.tt/3AkzfM0
深藍,國民黨主席選舉真正的勝利者(下):從忠黨愛國到砲打中央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真正"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2IyEEB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深藍,國民黨主席選舉真正的勝利者(下):從忠黨愛國到砲打中央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