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澤厚去世:他讓美學真正走入生活 | 新京報快評 來源:新京報評論
李澤厚的最大啟示,便是讓美學不再懸於空中,而是將衣食住行都化作美學乃至哲學的一部分。
▲美國科羅拉多當地時間11月2日7時,著名哲學家李澤厚逝世,享年91周歲。視頻/新京報我們視頻
文 | 葉克飛
美國科羅拉多時間11月3日早上7時,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逝世,享年91周歲。
1930年生於湖南寧鄉的李澤厚,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以及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他一直致力於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
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中,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風靡一時,被那一代青年人尊為「精神導師」。有人說,當時每間大學宿舍里都能找出一本《美的歷程》。易中天也曾回憶,認為「《美的歷程》是可以當作藝術品來看待的,讓我怦然心動」。
當時,李澤厚的辦公室常常擠滿了全國各地的拜訪者,連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都擠不進去。也正因此,這位哲學大家的辭世,亦被視為「上世紀80年代逐漸謝幕」的一個註腳。
今人或許很難想像,哲學與美學這種看起來過於「高大上」又顯得沉悶的領域,曾是那個年代的青年最為熱衷的話題。李澤厚的去世讓人感傷,卻也成為集體記憶被喚醒的契機。
與同時代的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李澤厚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1945年秋,他初中畢業,考上了當時湖南最著名的省立一中。但因沒錢入學,只好進了吃飯也有公費補助的省立第一師範。貧困這個烙印,在他的青春時代始終伴隨,卻從未讓他沉淪。
1950年,李澤厚考入北大哲學系,拚命苦讀,簡直視藏書豐富的北大圖書館為家。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社科院,潛心於學問,一直等到美學熱的到來。
在李澤厚看來,「美學熱」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的理想見證,也是社會自身的呼喚。他曾這樣詮釋美學熱:「那時候(指上世紀80年代)為什麼一個工廠女工也要買美學書?因為美學熱符合了社會的思潮,也是促進這個社會甦醒的符號,之前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被壓抑住了。人們開始關注日常生活,對到底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發生了興趣。」
但僅僅是這種「時勢造英雄」式的推論,無法解釋當年李澤厚的紅極一時,他對美學的闡釋才是關鍵。
20世紀70年代末,李澤厚提出主體性實踐哲學,成為其美學思想的引領。他認為美根源於「自然人化」,自然美源於人的本質力量在自然對象上的積淀。後來,李澤厚又以人「如何活」、「為什麼活」和「活得怎樣」三個問題,分別對應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
有人曾認為,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消散后,李澤厚就過時了。但如果在李澤厚的作品中深入探尋,就會發現他並非已經過時,而是仍未被充分認識。
李澤厚的最大啟示,便是讓美學不再懸於空中,而是真正走入生活,將衣食住行都化作美學乃至哲學的一部分。也正因此,許多人認為當年的美學熱,不僅僅是對美的迫切需求,也是對生活改善的迫切需求,而李澤厚的「吃飯哲學」恰恰成為答案。
李澤厚本人也是其美學的堅定實踐者,若以為他只是一個困於書齋的傳統知識分子,那便大錯特錯。即使在他面臨人生極其困難的時期,也仍然可以依靠稿費積蓄維持生活。李澤厚的作品在學界和市場上都通過了檢驗,這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十分罕見。
當然,在不為經濟問題發愁的同時,李澤厚也始終堅守知識分子的本色,哪怕因此被誤解。從年輕時代開始,他便習慣按自己意願生活,只為了爭取做學問的時間。即使在動蕩歲月中,他仍如自己所說的那樣,「爭取了最多的自由時間」。他堅持不開會、不演講、不上電視,習慣孤傲面對這個世界。
有人曾說,李澤厚一輩子都未通曉人情世故。可這個看法難免淺薄,能在一生中為自己爭取最安穩的生活與最多的自由時間,李澤厚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葉克飛(專欄作家)
編輯 | 遲道華
"真正" - Google 新聞
November 03, 2021 at 04:07PM
https://ift.tt/3nXOLck
李澤厚去世:他讓美學真正走入生活| 新京報快評-財經新聞 - 臺灣新浪網
"真正"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2IyEEB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李澤厚去世:他讓美學真正走入生活| 新京報快評-財經新聞 - 臺灣新浪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