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政府準備上任,對中、俄政策調整
綜合外媒11月24日的報導,由德國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組成的「紅黃綠」聯合政府正式推出執政協定,確立未來德國在「後梅克爾時代」的「紅綠燈」聯合政府。現任財長的社民黨黨魁蕭茲(Olaf Scholz),預計將在12月正式出任德國總理。
《紐約時報》(The News York Times)在11月24日指出,蕭茲將成為少數剛上任就遇到眾多艱困議題的德國總理。文章指出,當蕭茲於12月初就職德國總理時,即面臨疫情升溫、波蘭和白俄羅斯邊境危機、俄國軍隊向烏克蘭逼近、更強大的中國和較不值得依賴的美國。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11月25日的報導提到,社民黨將指派德國國防部長,而聯合政府裡的綠黨主席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將出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過去曾表態,她將以「對話和強硬的態度」應對中國、俄國。
據《中央社》報導,貝爾伯克視歐盟為自由民主國家組成的價值觀聯盟,強調她主政後德國外交將更主動,以制衡獨裁國家崛起。此外,她10月被問到台海局勢時曾說:「為阻止中國攻打台灣,德國應在外交上傳達清楚的訊號。」她還主張歐盟研擬新的台灣政策,以反制北京威脅並表達對台灣的支持,稱:「歐盟與台灣的雙邊投資協定將是重要的訊號」。
據《德國之聲》於11月25日的報導,由聯合政府提出的執政協定中,讓外界對德國未來的中國政策有更近一步的了解。這份執政協定包括序言在內共有九個章節,提出一系列核心政策目標。在對中政策方面,協定裡共提到12次中國,尤其在關於外交政策的第七章「德國對於歐洲及世界的責任」裡,不少內容談到中國。
在對中關係的架構中,三黨執政協定指出:「我們希望且必須在夥伴、競爭及制度性對手的結構下,建立對華關係。在人權和國際法基礎上,我們在任何可能的領域尋求與中國展開合作。我們希望在與中國日益增加的競爭中,擁有公平的遊戲規則。為了在與中國的制度性對手關係下,實現我們的價值和利益,我們需要建立一致歐盟對華政策框架下的內容廣泛的中國戰略。」
另外,內容也強調,對中政策要與美國進行跨大西洋的協調,與同理念的國家合作,以減少戰略依賴性。
其中引起國內關切的內容提到:「台海現狀只有通過和平方式,及在兩岸均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在歐盟「一中政策」下,我們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再者,協定中也說,「將中國尤其在新疆地區的侵犯人權行為納入討論話題。在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必須再次得到實踐。」
對俄關係上,《CNBC》的報導認為,德國目前在對俄關係上,處於一個相當尷尬的地位。為一方面俄國被指控為歐洲能源危機的始作俑者,並且有準備與烏克蘭展開衝突的打算;另一方面,由俄國運送天然氣至德國的「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 gas pipeline)則準備開始輸氣。
《紐約時報》則認為,蕭茲所領導的社民黨,傳統上對俄立場相對鴿派(dovish),支持像是北溪二號的建立等項目。報導強調,如果莫斯科決定侵犯烏克蘭,對這個新上任的政府將會是一個極大的考驗(significant test)。
《CNBC》:Berlin's new leadership could mean NATO spending rises and U.S. missiles stay in Germany
《紐約時報》:A slate of foreign policy crises awaits the new chancellor.
https://www.nytimes.com/2021/11/24/world/europe/germany-foreign-policy.html
《德國之聲》:德國「紅黃綠」政府正式確立 執政協定多處提及中國
法義協議內容,真能與德抗衡?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11月26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訪問義大利羅馬的行程中,與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正式簽署加強法、義雙邊合作的協議《奎里納萊條約》(The Quirinale Treaty)。
報導指出,此項條約如此受到關注,是因為該條約 「加強法、義雙邊合作」。此一條約在重視多邊合作的歐洲相當罕見。而這也是法、德繼1963年簽署的《愛麗舍條約》(Élysée Treaty)之後的第二個雙邊條約。
德拉吉與馬克宏在聯合新聞記者會上,稱讚:「這是兩國關係中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馬克宏則強調:「作為聯盟的創始國和條約的首批簽署國,我們正在捍衛一個更加一體化、更加民主和更加主權的歐洲。」
據了解,該條約規定法、義雙邊在外交、國防、經濟和工業合作等方面加強合作。它還為年輕人建立了一個共同的民事服務,並規定根據《亞琛條約》(Treaty of Aachen)的模式,定期邀請部長們參加各自的部長會議。
法媒《法新社》指出,兩位領導人多次提到他們在歐洲的承諾,提到他們和睦的關係在英國脫歐之後,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卸任之際,將有助於加強歐盟力量。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於11月27日的報導指出,簽署此條約的兩位領導人,希望能藉此條約改變歐盟內部的勢力平衡,透過深化歐盟第二、第三大成員國的合作,以比肩德國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報導提到《奎里納萊條約》(The Quirinale Treaty)是以義大利總統官邸命名,顯示在法、義兩位領導人的帶領下,兩國政治關係密切。
而此項條約確實也得來不易,綜合《法廣》和《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條約的簽署意味著兩國終於結束過去幾年,因多項議題累積的緊張關係,包含:義大利政府對法國黃背心運動的評論、利比亞天然氣合約、跨國企業合併,以及北非移民問題等。
烏俄邊境再度緊張,歐洲、美國緊盯
近期,烏俄邊境情勢極度緊張。11月初時,美國中情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親赴莫斯科,與俄國軍事高階軍官進行會談,試圖了解俄軍採取行動的原因。不久前,俄國把軍事設備往烏克蘭北方邊界移動。
此外,伯恩斯在與俄方會談完後,他也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試圖調解雙方關係,並承諾美國會密切關注俄軍行動。據《彭博社》(Bloomberg)11月22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已分享包含地圖資訊在內的情報給歐洲盟友。情報顯示,俄國軍隊和砲兵正在集結,準備從多個地點快速、大規模進軍烏克蘭,現在只等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mir Putin)一聲令下。
上述情報已在過去一周陸續傳給北約(NATO)部分成員國,證實美國對普丁潛在意圖的疑慮,並在外交上傾全力阻止普丁發動侵略。這些努力包括敦促歐洲盟友直接跟普丁交涉。而這來自美國的情報評估顯示,普丁或許考慮明年初出兵烏克蘭。俄軍此時正再度於烏克蘭邊境集結,俄國軍隊和炮兵可能調遣約10萬大軍,從克里米亞、俄國本土和白俄羅斯等三個方向侵烏。
另外,烏克蘭軍情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也在受訪稱,俄國已集結逾9萬2千人的兵力,最有可能於明年1月底和2月初侵犯烏克蘭。預料烏國官兵的折損,將較克里米亞衝突逾1.4萬人死亡更為慘烈。
不過,俄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11月23日報導,俄羅斯克林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針對相關消息否認說:「俄方各級各部多次表示,俄羅斯不會攻擊他國,也未制定進攻計劃。說我們計劃入侵是完全不正確的。將俄軍在本國境內的任何調動,都與此計劃聯結一起,也完全不正確。」
《彭博社》:U.S. Intel Shows Russia Plans for Potential Ukraine Invasion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克宫称俄罗斯不会攻击他国
https://sputniknews.cn/russia/202111231034846084/
《法新社》(AFP)11月23 日的報導說,隨烏俄邊境衝突升溫,為緩和兩國緊張氣氛,俄國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ark Miley)在 23 日通電話。報導稱,二人於電話中就當前國際安全問題進行討論。
另外,11月26日據《俄通社》報導,俄國聯邦武裝部隊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也與法軍總參謀長布尤卡爾(Francois Lecointre)也進行通話,兩國也就國際安全和雙方互動的重點問題交換意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國防部:俄軍總參謀長與法軍總參謀長進行通話
https://big5.sputniknews.cn/military/202111271034870789/
美國與北約如何應對烏俄潛在衝突?
身為北約和跨大西洋聯盟「老大哥」的美國,對此自然也不會悶不吭聲。據《CNN》11月22日的報導,拜登政府考慮向烏克蘭派遣軍事顧問,並增援新武器裝備。與歐洲盟友討論一旦俄國攻打烏克蘭,馬上祭出新一輪制裁。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考慮提供烏克蘭的軍援包括「標槍」反坦克飛彈、迫擊炮、「刺針」防空飛彈(Stiner Missles)等,以及原定部署阿富汗的俄製米-17多用途直升機(Mi-17 Helocopters)。此外,美國國會議員亦尋求在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納入制裁俄國的條款。
上述動作顯示美國認真看待俄國侵烏的可能性,不願如同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時如此措手不及。不過,有官員擔心,若提供烏克蘭刺針飛彈及米-17直升機,可能會被俄方視為局勢的重大升級。這批米-17直升機原本是要買給阿富汗人,但8月底美國自阿撤軍後,五角大廈正在評估如何處理。
《CNN》US considering sending extra weaponry to Ukraine as fears mount over potential Russian invasion
https://edition.cnn.com/2021/11/22/politics/us-considering-weaponry-ukraine/index.html
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於11月26日警告:「若俄國出兵烏克蘭,一定會為此付出代價」。此外,史托騰伯格也向德國新政府呼籲,希望德國能增加國防預算,並接納西方各國在德國部署核武器的計劃。
而《CNBC》的報導提到,目前北約成員國中,僅有美、法、英擁有核武。德國雖無核武,但他們存放一些美國的核武,必要時仍以德國戰機運載。而核武也被視為向俄國等有軍事野心國家的嚇阻。
目前德國新聯合政府支持核武存放於德國國土,聯合政府說:「只要核武於北約戰略概念上扮演角色,德國就有興趣參與其戰略討論和相關規劃。」不過報導也指出,2021年德國國防預算僅有GDP的1.53%,遠低於北約要求的2%。雖今年國防預算較去年微調3%,但仍離北約要求有一段距離。
《霧谷晶策》認為法國有意藉著與義大利加強關係,對後梅克爾時期的德國,發出挑戰的訊號。因為馬克宏一直強調法國的戰略自主,並就美國對歐盟與北約相對冷處理的態度不以為然。而法義深化結盟是否會造成歐盟內部的分裂,導致其他歐盟國家開始選邊站,仍待我們持續觀察。
《霧谷晶策》建議歐盟應持續增加自身的軍事力量,不管是為了歐盟的戰略自主性,或是本國的國防安全,因應可能的戰爭衝突與來自俄國的挑戰,都非常有必要性。如果不想事事依賴美國,就必須要靠自己了。這點,德國也應該有所領悟。
俄國對烏克蘭的軍事壓力,以及白俄羅斯對波蘭的邊境危機,《霧谷晶策》分析都是對歐盟軍事力量的直接挑戰。雖然目前歐盟覺得東歐離歐盟仍舊遙遠,但一再忽略對親歐盟國家的援助,綏靖將讓俄國嘗到甜頭,繼續兵不血刃擴充其勢力影響範圍。
"真正" - Google 新聞
November 27, 2021 at 10:48PM
https://ift.tt/3pcZsIQ
德法義爭歐洲龍頭忽略真正敵手俄國?觀點- 讀者投書Newtalk新聞 - 新頭殼
"真正"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2IyEEB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德法義爭歐洲龍頭忽略真正敵手俄國?觀點- 讀者投書Newtalk新聞 - 新頭殼"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