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未來大人物】網路謠言漫天飛,Cofacts 真的假的:勇敢查核並做個識讀者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本文共筆:未來大人物陳淑玲 X 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當每日一早打開訊息,群組裡傳來的「早安貼圖」伴隨著一些時而讓人搖頭微笑、時而讓人半信半疑的訊息,這些跟生活息息相關訊息如:吃XXX就能免於被病毒襲擊、分享出去XXX老師將會現身說法提供致富法則、快轉傳XXX就要開始收費了……一連串跟生活相關的訊息卻總是讓人質疑?面對排山倒海而來問號,「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或許能提供在網路謠言漫天飛的洪流時代裡,一處得以有憑有據的識讀回應。

真的假的2

Photo Credit - 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
將聊天機器人加入Line群組中,驗證更多假訊息。

一切都從半信半疑質疑「真的假的」開始

將這樣深具時代意義的想法付諸實行,時序要回到2016年在捷運上的對話開始:「網路上謠言其實過去都有新聞澄清過了,網路上也查得到,但還是一直在傳。如果我來做一個機器人,讓他可以一直自己回,你覺得怎麼樣?」專案發起人Johnson與夥伴的起心動念,於焉展開。透過g0v公民科技獎助金計畫,協同工程師、學者、文字工作者的加入,找到最初始人力開始進行機器人開發。起初以「真的假的 LINE bot」作為專案名稱,2021年制定現行各種使用者條款時則形成「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以下簡稱「Cofacts真的假的」)的全名出現,將專案的兩個主軸「機器人與社群」,放進名稱之中詮釋。

未來大人物KV_1920x1080px

2022未來大人物識膽大會
想聽更多這群「不囉唆大勢代」的勇敢聲音,2022識膽大會現早鳥優惠~10/31
Accupass購票>>Taketla購票>>

查核之路沒有真相大白只有越變越清晰

在「Cofacts真的假的」,貢獻此專案的查核協作者、工程師的集合,會稱作「社群」,由一群熱心的人、志工、互助合作夥伴無給職、無給薪的組成,構成的關鍵是一種「態度」,不是組織、沒有「老大」也沒有任何控制者。希望將真實屬於公民,能夠展現民主力量的群眾自發參與,並且創造更多的影響力。

真的假的3
Photo Credit - 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
透過共同協作、一起多元發聲,讓人人都能識讀訊息真偽。

協作方式以在群組中加入「Cofacts真的假的」機器人進行AI查核,抑或者民眾基於對訊息的質疑也能上網站尋求解答。而除了尋求訊息驗證之餘,「Cofacts真的假的」更鼓勵群眾能加入更為查核志工,以多方驗證來闢謠。查核機制以使用OSINT(公開來源情報)作為資料出處,也就是 Google map、Google、Google image內既有的文獻、新聞稿與統計數據做為查核的細節與驗證,然後推論出查核的結果。

1_Cofacts_真的假的
Photo Credit - 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
所有的驗證與查核,仰賴志工社群的努力。

然而以志工開放性的查核,是否會包含著不客觀的回應訊息在內呢?Johnson與夥伴Billion分享:「查核機制中,通常我們不會稱呼它是最終結論,因為一則訊息可以有多則回應,如果既有回應不夠完善,會有更好的回應補上。因此沒有最終,只有越來越好。」

真的假的1
Photo Credit - 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
假訊息、假圖片充斥著網路世代。

多元角度與回饋是實踐路上的催化劑

以「Cofacts真的假的」查核內容來分析,台灣的假新聞以醫療保健與各種詐騙、政治、國際等民主議題相有關。靠著志工與社群團隊的積累努力查核與整理,累積至今日有超過 87,000 則不同的訊息被機器人學習與查核,這些都是重複的苦工與良善的點滴。查核平台與聊天機器人的開發採開放原始碼,也不吝與其他開發者分享程式碼與開發經驗,後來幫助了許多國內外團隊例如「美玉姨」等查核功能進行他們機器人的開發,並且持續的改善環境,希望可以幫助其他的查核組織與闢謠機構。

從網路機制並延伸到進入群眾面對面,也更能從各族群中得到不同的反饋,Billion分享:「曾至樂齡講座與長者接觸,發現其實有更多的共通點,我們都關心朋友、關心社會、也希望其他人過得很好。這些比我年長的聽眾,發現錯誤訊息竟然離自己這麼近,並帶來這麼大的財產、生命、健康的風險,他們都熱心的想跟自己的朋友分享,希望照顧朋友、保護家人。」透過分享,長者也深刻發現媒體與新聞環境與過去完全不同,現今以廣告收益與流量數據掛帥,好文章、優秀刻苦調查報導未必是最受重視的新聞,網絡閱聽環境被搧情的文字、誇張用詞所影響,這些也是對長者的震撼教育。

「Cofacts真的假的」:我們手上的每一個點擊,都決定了我們下一秒看到的是知識或垃圾。

「Cofacts真的假的」的驗證方法就是教會機器人辨識錯誤訊息,關注可靠的來源、排除剽竊文章的內容農場與論壇,同時理解讀者看過查核之後的回饋與意見,確保回應的品質是足夠好的。

抗衡這個過度氾濫的訊息世界

「Cofacts真的假的」用科技,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溝通與澄清,希望鼓勵民眾討論與思辨,在跟「封閉的對話環境」對抗、同時也跟「私有與不開放」對抗。當前社會體制雖然鼓勵查證,但是很多時候卻是彼此指責與嘲諷,使得人們更偏向躲在同溫層內取暖,關上耳朵躲避外界的其他意見。「Cofacts真的假的」期盼能聽見不同的聲音,例如把「Cofacts真的假的」加入群組之中讓機器人自動查核,同時用更友善的用語讓民眾覺得機器人也值得信賴的朋友。下一步,更會積極進行圖片查核功能開發,幫助更多民眾破解收到的影像假新聞。

----------

1112
 

2022識膽大會,11/12與未來大人物面對面

1113

2022識膽大會,11/13講者與主題

2022識膽大會 想聽更多這群「不囉唆大勢代」的勇敢聲音,
2022識膽大會現正售票中

Accupass購票>>Taketla購票>>

責任編輯:江怡蘋
核稿編輯:王銘岳


2017年,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在聖地牙哥動漫展(Comic Con)裡,談到他對VR的看法,「過去十年,我參與其中,就像未來一樣,我覺得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它都在前方等待著。」

後來,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電影《一級玩家》接著在2018年春天上映,眾所皆知這可以說是一部詮釋「元宇宙」概念的經典電影。或許是因為自己執導了一部後來被譽為談論VR世界的電影,因此有別於過去史蒂芬總是對VR持憂心態度,該年他的發言,反而將VR視為新可能性的起點,認為技術將改變過去電影給觀眾的體驗,並且強調:「在其中,人類可以做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事情。」

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把場景轉到威尼斯影展。2016年,威尼斯影展首創VR 單元、2017年設立VR競賽類別,而成立首年,台灣藝術家黃心健即以《沙中房間》拿下「最佳體驗獎」(Best Experience)。

到了2022年,導演陳芯宜再度以《無法離開的人》——這部受國家人權博物館之邀、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材的VR創作——睽違五年,再度為台灣拿下同一獎項。

同樣是今年6月,導演王登鈺以VR作品《紅尾巴Ep.1》,也在被國際間視為最具規模「XR沉浸式展覽」之一的法國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中,拿下評審團特別提及獎(Special Mention)。評審團認為該片的美術質感及奇幻氣氛令人深受吸引,且實拍逐格動畫細緻度極高,是VR電影的一大突破。

image4
《無法離開的人》劇照
《無法離開的人》獲2022威尼斯影展最佳體驗獎,故事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以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穿越歷史與時間,並藉由VR沉浸式體驗,期待喚起不同世代對這段歷史與人物的共感。

與其說是「挑戰」,不如用「好玩」形容更貼近

如同大導演史蒂芬所言,虛擬實境走進影視產業已數年,顛覆與創新實然並存並進。我們不禁想問,在此發展過程裡,對於創作者而言,其挑戰與學習在哪裡?對未來的想像又在哪裡?這些問題,將從本次於「未來內容展」展出作品的創作者視角出發,進一步理解創作者的心情,以及對VR的想像。

「從平面攝影到動態攝影,是一個歷程;從動態影像到VR,又是一個新的歷程。」過去以電影、紀錄片為主要創作媒材的陳芯宜表示,平面2D電影的電影語彙已經發展很成熟,「像是在電影裡,你說遠景、中景、近景等等,大家很容易可以理解,但這在VR裡面幾乎是不成立的。」

正因許多事都還在萌芽階段,眾人也都還在成長的路上,因此凡事都還在探索階段。而細究這段探索的過程,陳芯宜並不認為「痛苦」,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好玩」。

「先不要定義,要探索。」正因為過去的影像經驗與語言已然不成立,透過VR創作,所有共同語言都必須重新定義;又或是原本覺得不可行的事情,可能在不斷討論與嘗試中,又變得可行。

舉例來說:電影中「滑軌」是共通語言。講出來,每個人都會浮現共同想像、操作手法也非常一致。但「滑軌」該怎麼在VR影像裡呈現?便成為一個新的課題。首先,「滑軌」要在VR影像裡運用,在技術上有門檻。隨著鏡頭往前移動,技術團隊要縫合的是整個空間,不是單個畫框而已,那可是浩大且繁複的工程;其次,鏡頭在動的時候,觀眾容易頭暈,反而無法成就最佳觀影體驗。

shutterstock_689286943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一般電影製作中的「滑軌」,若要在VR影像裡呈現,隨著鏡頭往前移動,技術團隊要縫合的是整個空間,而不是再只是單個畫框的鏡頭推進。

陳芯宜說,這個鏡頭語言原在她2018年的第一支VR創作《留給未來的殘影》裡就想運用,但根基於上述兩個問題就沒有實現,「但第二支片,我就用上了。」

在與團隊不斷嘗試與討論的過程裡,陳芯宜最終成就了新的技術突破。對創作者而言,這樣的過程,當然不會是痛苦,甚至用好玩也不足以形容,因為聽起來,那簡直令人著迷。

怎麼讓觀眾「沉浸」?你要同時是導演也是觀眾

陳芯宜強調,VR電影不能與一般動態影像與平面敘事相較,因為那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與類型。「在我接觸VR後,它要給的是整個空間感,因此觀者是進入一個空間,不只是看一個電影。」

也因如此,VR創作從劇本寫作開始,就與陳芯宜過去的經驗完全不同。寫電影劇本以敘事結構為主,但VR使得影像的各自空間有了不同定義,因此導演必須依照不同空間情境,寫出A、B、C…面的劇本,分別代表不同的空間結構。「我會試著去找到在VR裡面,我要怎麼講白色恐怖故事講得最好,讓體驗互相加乘、讓眾人更身歷其境。」

《無法離開的人》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經驗為題創作,讓這段多數台灣人過去曾被噤聲的歷史,用VR形式呈現給觀眾,當你戴上VR頭顯,便會瞬間置身於綠島人權園區的「新生訓導處」蠟像展示館,讓政治受難者坤伯與一封永遠無法送達的遺書,帶你回到當年的歷史情境中。

「該怎麼講述這個故事?」陳芯宜說,光是要表現「監視」在VR裡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手法,你得去想像、去摸索,才能讓觀眾沉浸在你想傳達的情緒裡。

此外,也因為是空間創作,創作者勢必要轉換自己的身分,創作者「既是導演,也是觀眾」。要怎麼讓觀眾能進入導演的內心,得看創作者如何塑造沉浸感,令人在虛擬中感受到真實交錯。

當走進奇幻世界成為可能!沉浸式體驗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

像是《紅尾巴》這部作品,在VR的影像敘事裡,便不同於《無法離開的人》,觀眾被明確賦予了「造訪博物館」的角色,《紅尾巴》中,觀眾是全然的旁觀者,並透過小男孩的好奇與追尋,讓觀者隨著VR的沉浸感,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那個立體的空間中。

《紅尾巴》是一部關於一個小男孩在懵懂中踏上漫長旅程,走過一座又一座奇幻城市,只為追尋紅尾巴幻影的故事。導演王登鈺曾在受訪中表示,想要透過作品傳達的意念是:「從兒童轉變成大人這段時期,會面臨許多成長掙扎。青少年是極度渴望被瞭解的,他們察覺到自己身體的改變,但是並不知道內心也在經歷嚴重的地殼變動。」

而故事的沉浸感,便是源自導演王登鈺將自己在夢中所感知到的世界。導演採用實體模型,製作出一個個劇中的角色模型、場景模型,再透過台灣知名VR技術團隊Funique VR以高解析度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掃描,最終透過遊戲引擎製作成類逐格動畫,打造夢境般的細緻世界。因此觀看時,觀者能深刻沉浸在精緻的VR世界,並不自覺地追著天空的紅尾巴奔走,與故事裡的小男孩一同回到過去的自己,喚醒內心那個需要被療癒的靈魂碎片。

讓觀者進入VR的世界裡,與故事裡的角色一同身歷其境、感他所感,要創造出最佳體驗的沉浸式內容,從創作的最開端,導演就不僅是導演,也是觀眾。

image3
Photo Credit:《紅尾巴》劇照
獲法國新影像藝術節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紅尾巴》從一條紅尾巴的流動,與男孩的奇幻旅程相互暗湧,詩意地詮釋出人們童年的情感記憶。

最後,台灣VR創作雖屢在國際上嶄露頭角,陳芯宜也肯定台灣發展VR創作,更屬前段班,但重要的體驗設備如VR頭顯,距離普及化還有一大段距離。也因投入VR創作的成本高昂、回收又相對艱難等種種緣由,她認為在現階段無法定義VR未來的發展性。然而,創作者躬逢其時,在這麼早期的階段可以參與嘗試,用不同的媒材創作,興許是件好事。

至於眾人都會問的一個題目:「新的媒材,對創作者是不是一個挑戰?」陳芯宜的答案淺顯易懂:「挑戰不在於媒材的新或舊,『創作』的本質就是一項挑戰。」而所有想嘗試定義與探索的創作者,勢必都在這條路上。

免費報名!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

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內容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衍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 2022年11月3日至13日
  • 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

同場加映「主題沙龍」

未來內容展同場加映精彩沙龍舞台,匯聚內容創作者、科技業者、產業經營者三方共創的產業交流論壇。了解更多內容結合科技的創意製作、產業熱點、策展觀點、國際趨勢及商業案例,不可錯過!免費報名主題沙龍:https://www.tccf.tw/salon


Adblock test (Why?)



"假的" - Google 新聞
October 21, 2022 at 08:28PM
https://ift.tt/lBWy873

【未來大人物】網路謠言漫天飛,Cofacts 真的假的:勇敢查核並做個識讀者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假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0WMT6bZ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未來大人物】網路謠言漫天飛,Cofacts 真的假的:勇敢查核並做個識讀者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