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史上真正的木蘭- 馮睎乾| 果籽| 日報| 名采| 十三維度| 專欄| 專欄| 20200914 - 香港蘋果日報

關於〈木蘭辭〉,除了昨日探討的「木蘭」鮮卑語本義外,還有許多學校老師不會談的有趣話題。比如說:〈木蘭辭〉是譯詩嗎?今天我們聽外國音樂,古人也會聽所謂「虜歌」。《舊唐書.音樂志》說,北魏有《簸邏回》曲,「是燕魏之際鮮卑歌,歌辭虜音,竟不可曉。」有些通鮮卑語的漢人,就把虜歌譯成中文,最著名的例子是斛律金唱的〈敕勒歌〉,寥寥數語,已唱出草原闊大的氣象:「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即蒙古包),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木蘭辭〉主角既是拓跋部中征戰柔然(蒙古人先祖)的傳奇女戰士,若說此歌原是用鮮卑語唱的,也合情合理,漢學家梅維恆(Victor H. Mair)亦持此說。當然,即使〈木蘭辭〉真是鮮卑歌,我們已不大可能找出原文。

另一個老師不會談的話題,是西魏、北周有位叫韓雄的將領。木蘭跟韓雄有何關係呢?《周書》說:「韓雄字木蘭……雄少敢勇,膂力絕人。」陳三平在《木蘭與麒麟》討論過韓雄,指出古人的名、字意義相關,這位疑似有鮮卑血統的韓雄,以木蘭為字,可知「木蘭」決非漢語中的植物,應該是指鮮卑語的「雄鹿」、「麒麟」,甚或鮮卑神話中帶領拓跋詰汾走出高山大谷的「神獸」。無巧不成話,北魏有官員叫韓麒麟,《魏書》稱他「自云漢大司馬增之後」——「自云」二字,即史官委婉地表示不信納此人口供,暗示他是胡人——有理由相信「麒麟」與「木蘭」,不過是同一鮮卑字的意譯和音譯而已。也許很多鮮卑人都用此字作名或姓,就像古以色列男人多以Yeshua(即耶穌)為名。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外國史上也有易服出征的木蘭嗎?我在公元九世紀學者佛提烏(Photios)編的《群書摘要》(Bibliotheca)中,看過Ptolemaios Chennos史書一段故事:伊碧波娜(Epipole)偽裝成男人,跟希臘人一起攻打特洛伊,不幸被帕拉梅德斯(Palamedes)揭發,結果被希臘人用石頭砸死。相較之下,鮮卑族女戰士實在幸運得多了。

Let's block ads! (Why?)



"真正" - Google 新聞
September 13, 2020 at 10:02AM
https://ift.tt/3kfhaap

史上真正的木蘭- 馮睎乾| 果籽| 日報| 名采| 十三維度| 專欄| 專欄| 20200914 - 香港蘋果日報
"真正"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2IyEEB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Related Posts :

0 Response to "史上真正的木蘭- 馮睎乾| 果籽| 日報| 名采| 十三維度| 專欄| 專欄| 20200914 - 香港蘋果日報"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