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讓城鄉歷史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權威發布)--時政--人民網 - 教育--人民网

  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8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系統完整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共劃定歷史文化保護街區970片,確定歷史保護建筑4.27萬處,與2015年相比,歷史街區的數量翻了一倍,歷史建筑的數量增加了4倍。此外,住建部會同國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87個,還將6819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形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

  根據《意見》,到2025年,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初步構建,城鄉歷史文化遺產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活化利用經驗,建設性破壞行為得到明顯遏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鄉建設的格局基本形成。

  “《意見》是我國1982年建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以來,首次以中央名義專門印發的關於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文件,為下一步做好保護傳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黃艷介紹。

  針對過去推進保護工作系統性不強、整體性不夠的問題,《意見》明確,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介紹,這其中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系統完整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一是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既要保護單體建筑,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延伸時間軸。過去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中,存在重視古代、輕視近現代的傾向,還不能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意見》提出,在城鄉建設中全面保護好中國古代、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產和當代重要建設成果。

  第二,建立完善保護傳承的管理體制。針對目前保護傳承工作還沒有形成全國一盤棋的局面,《意見》提出,建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三級管理體制,“堅持國家統籌、上下聯動,充分發揮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中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作用”。

  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

  《意見》要求,著力解決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屢遭破壞、拆除等突出問題。如何讓《意見》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實?

  黃艷認為,《意見》提出加強監督檢查和強化考核問責,是最關鍵的手段和舉措。

  加強監督檢查主要包括建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建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評估機制、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及時開展抽查檢查、鼓勵舉報涉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違法違規行為等內容。黃艷表示,將巡查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范疇,能夠隨時隨地發現和糾正問題。

  強化考核問責方面,《意見》提出,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強化對領導干部履行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中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監督。“把保護成效和領導干部的考核、任免、獎懲挂鉤,對造成后果的責任人還要依規依紀依法作出處理。”黃艷說。

  多年來,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面臨著資金投入不足的難點。“由於資金不足,很多地方滿足不了工作需求,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如此。調研發現,13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大概有三成沒有資金投入。”黃艷介紹。

  對此,《意見》提出,健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財政保障機制,中央和地方財政要依據各級事權做好資金保障。地方政府要將保護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重點支持國家級、省級重大項目和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脫貧地區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鼓勵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展資金渠道。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意見》要求,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堅持價值導向、應保盡保。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蘇蘊山總結了3點:一是“找出來”,把有保護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源發掘出來﹔二是“納進來”,把各類歷史文化資源納入保護清單當中,劃定各類保護對象的范圍,明確提出保護要求﹔三是“亮出來”,把納入保護清單的歷史文化資源及時進行認定、公布、建檔、挂牌。

  如何處理好城鄉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蘇蘊山表示,一方面,要將改善民生作為優先事項,讓保護更有溫度。既要補足名城名鎮名村包括傳統村落、歷史街區、歷史地段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短板,改善人居環境,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也要多措並舉,提高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安全問題,讓群眾更有安全感。另一方面,要發揮遺產的綜合價值,讓生活更美好。蘇蘊山介紹,要用開放思維,加大歷史文化遺產的開放力度,更好服務於公眾﹔要加大歷史建筑包括工業遺產的改造利用力度,通過加建、改建和添加必要的設施等方式適應現代生產生活的需要﹔要發揮農業文化遺產、灌溉工程遺產的作用,促進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9日 04 版)

(責編:郝江震、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Adblock test (Why?)



"真正" - Google 新聞
September 09, 2021 at 05:48AM
https://ift.tt/38YdR3D

讓城鄉歷史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權威發布)--時政--人民網 - 教育--人民网
"真正"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2IyEEB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讓城鄉歷史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權威發布)--時政--人民網 - 教育--人民网"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