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面對兩岸關係最殘酷的事實 - Yahoo奇摩新聞

民進黨立院黨團規畫,7月下旬加開臨時會處理華航、護照正名案,看來民進黨無意挑戰《憲法》。相較時代力量與基進黨的提案,民進黨提出的對案相當保守,在華航的議題上,民進黨主張由交通部研擬強化華航的國際辨識性,無需更名,只需要避免和大陸的航空公司混淆;在護照議題上,同樣以提升辨識性為主軸,要求行政部門研提具體作法。

相當清楚,民進黨即使取得完全執政優勢,在《憲法》與兩岸關係定位上卻更謹慎,實際作為與「正名制憲」完全相悖,「正名」只是重新設計意象,「制憲」重新定位為「修憲」,且有言在先,不涉及國家定位問題。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新的數據,民進黨支持率以36.8%遠高於國民黨的15.8%;台灣人認同則驟升8.5%,來到67%;偏獨者更是高達35.1%,可以說,綠營無論是在政黨支持率、國族認同,抑或是統獨比例上,都突破歷史巔峰,聲勢一片大好。

然而就是在民進黨聲望與政治能量無可匹敵情況下,民進黨在統獨議題上反倒不冒進,採取保守作法,不像是個甫獲817萬選票、完全執政的贏家,與去年選舉期間強硬的姿態大相逕庭。只做些小打小鬧、不步入台獨深水區的做法,只希望應付綠營基本教義派,讓民進黨黨綱裡的神主牌成為內宣工具。

外交部臉書更換大頭貼照,拿掉圖中「中華民國」字樣及國花,換成「MOFA TAIWAN(台灣外交部)」,外界譏諷民進黨玩完「中醫」改「台醫」,又玩「中華民國不見了」。外交部一向扮演對大陸黑臉、扛著台獨大旗往前衝的角色,卻由陸委會充當白臉。諷刺的是,更換臉書大頭貼照只是外交部臉書小編玩「創意」,外交部官網仍使用正式部徽,顯示外交部並未更改部徽。而臉書閱聽者絕大多數是國內民眾,充其量這又是民進黨政府的內宣操作。

從華航與護照正名,到外交部臉書更換大頭貼照,其實都凸顯了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侷限性。感情上希望台獨,理性上不願付出台獨的代價,只好一面對外聲稱維持現狀,一面對內搞內宣,安撫支持者躁動不安的心境。

更深層的解讀,蔡政府兩岸政策的極限,並非僅止於主觀意願的限制,更緣於客觀國力的限制。隨著兩岸硬實力差距擴大,兩岸的緊箍咒也越捆越緊。從意識形態角度觀察,交通部長林佳龍屬於偏獨的正國會,在華航議題上也只採取提高辨識度的保守做法;從部門職權來看,外交部是蔡政府對陸政策看法最獨、最辣的部門,同樣只能在臉書上換個圖貼告慰鄉親。對綠營來說,這個的事實很殘酷,卻不能迴避,必須面對。

過去4年來蔡政府的實際作為,玩台獨只是用切香腸式手法來處理,而且越切越小心,大體而言能謹守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原則,連任後又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新定位,向現狀進一步靠攏。這已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極限,沒有再前進的空間。但許多的綠營支持者,尤其是青年族群,已出現反對維持現狀的聲浪,卻未見民進黨積極處理的願望與跡象。就當前中美關係惡化,大陸對外政策反而更強硬、對香港「國安」的維護更堅定的態度觀察,對台灣來說,維持現狀愈加困難,維持現狀政策過去4年曾經有效,未來4年未必有效,如何帶領台灣繼續維持現狀,而能避免付出戰爭代價,是蔡英文新任期最大的挑戰。

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關係最殘酷的事實,是台獨的非必要及高代價,即使是歷史巔峰,也僅有35%民眾支持台獨,遠遠無法獲得過半認同,何況支持台獨的民眾未必願意付出戰爭的代價。這其實就是民心反應,就是人民的心聲。

民進黨要維繫和平,就不要再將兩岸關係作為內宣策略,必須負責任地找到平衡點,承擔起改善兩岸關係的責任,否則只會讓台灣繼續走在鋼索上,前途未卜,風雨飄渺,不確定的戰爭風險下,投資意願必受影響,台灣經濟不會好。

Let's block ads! (Why?)



"事實" - Google 新聞
July 15, 2020 at 03:10AM
https://ift.tt/3eroeNJ

面對兩岸關係最殘酷的事實 - Yahoo奇摩新聞
"事實"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wpE2jK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Related Posts :

0 Response to "面對兩岸關係最殘酷的事實 - Yahoo奇摩新聞"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