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陸資如猛虎~誤解抑或事實?/張競 - Yahoo奇摩新聞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近日兩岸互動又因審議陸資認定標準轉趨嚴格受到關注,但若檢視陸資在全球多處碰壁,就可發現國際社會某些國家對於大陸投資確實存在莫名恐懼,不過諸多媒體報導多半都止於描述表面現象,卻缺乏以嚴肅態度深入探討,為何大陸對外投資會遭受如此嚴重負面待遇,許多國家面對陸資處處設限多方設防,政策是否公允合理,陸資真是如猛虎嗎?這到底是項誤解亦或事實?

首先必須指出,由於許多國家與地區對於大陸投資充滿疑慮,在審議上極度嚴苛,但正因如此反而產生惡性循環,讓大陸有意進入市場資金,必須經過轉投資過程加以包裝,才能順利匯入投資對象國開始營運。

其實假若獲利商機確實存在,卻又無端設限攔阻,或是審查進度受到無理留難時,其實就是在逼人繞道經過暗巷穿越障礙,冒充成港資、星資或遠赴歐美及透過境外金融營運中心,由假冒人頭出面搭配虛假證明,以便通過審議流程。

為何合法營業會從正常經貿運作模式,被迫轉入隱藏方式維持營運,其實主管機關扮演重要關鍵腳色。由於大陸本身經濟體系仍以公有企業為骨幹,私營企業相對比例較低,許多國家對中國大陸公營國有企業缺乏信任,主管官員視公營企業體受中國各級政府管轄指導,因此經營過程極有可能另外負有政策任務。

不過大陸從未由政府出面進行干預其公營企業在外投資運作,商業實踐之收購或是併購,以及債權讓渡、抵押與償債,都是依據市場經濟規則進行;儘管多方謠傳甚多,但媒體卻從未具體舉出過任何實例。

就算近年經過體質改造,公股透過金融市場釋出,私人持股比例增高,但經營權仍由與政府關係密切人士主導,因此很難讓投資對象國降低戒心,總是抱持著懷疑態度與有色眼光看待陸資企業進軍對象國市場。

就算在投資過程中,大陸企業輸出資金、機具、技術、專利與協助建構營運基礎設施,都很難取信對象國主管機關,但此恐懼、懷疑與擔憂究竟源自何處,卻從無任何對象國願具體討論。

特別在第三世界原殖民地國家,其殖民母國媒體常將當年本身詐取殖民地經濟利益企業經營模式,無端武斷投射在中資企業,特別是涉及資源開發之礦業或農漁牧業,更直接套入當年殖民時期營運思維描述陸資產業經營模式,讓陸資企業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以及南美洲常遭致誤解,致使當地官員對陸資產生極大疑慮。

特別在對象國營建基礎建設工程商約,陸資企業因當地勞工水準不盡理想,所以積極進口中國勞工,以便滿足需求履行合約。但此舉常被指控為陸資企業投資未替對象國創造就業機會,但整體營運狀況與實際困難,或是特定技術作業當地勞工無法勝任,卻從未被媒體完整報導,因此更成為陸資在第三世界國家投資時,經常受到質疑重點所在。

當然陸資企業在先進國家投資時,確實曾經發生過竊取工業機密、強制技術移轉或吸收高階技術人力赴陸工作,但個案被引述成通例,又是過份渲染;大陸未對等開放市場,確實是陸資受阻重要原因。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陸資進軍國際雖非完美無瑕,但確實不像傳聞離譜難信。

Let's block ads! (Why?)



"事實" - Google 新聞
September 17, 2020 at 07:00AM
https://ift.tt/3iG4s3X

陸資如猛虎~誤解抑或事實?/張競 - Yahoo奇摩新聞
"事實"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wpE2jK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Related Posts :

0 Response to "陸資如猛虎~誤解抑或事實?/張競 - Yahoo奇摩新聞"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