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專欄】真正決定台灣命運的會議 - Yahoo奇摩新聞

日前我在《民報》網站發表〈不容忽略的檀香山會議〉一文,指出對台灣地位產生最深遠影響重大會議,不是國人熟知的開羅會議或舊金山和會,而是1944年7月的檀香山會議。

一如該文分析,這一由羅斯福總統召集的軍事重大決策會議,其最後決定放棄攻取台灣,讓台灣免於遭受美軍登陸作戰必然造成的平民傷亡,但也讓台灣因而失去從此擺脫外來統治的難逢良機。若就此而論,這一會議對台灣前途影響之深之鉅,實遠超過上述兩大會議。

但我在上述文中,未能對這場會議的緣起,過程和結論,作一較詳盡介紹,確很有過於簡略,語焉不詳之嫌,所以再撰本文作一補充,以供對台灣歷史以及太平洋戰史有興趣人士參考。

事緣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於承受一連串挫敗後站穩腳步,開始準備戰略大反攻,所擬計畫是分自澳洲和中太平洋發動攻勢,作為對日作戰第一階段行動。

當時美國即在這一構想下,成立西南太平洋以及中太平洋兩戰區。前者以麥克阿瑟為總司令,任務是登陸新幾內亞並向西推進征服全島。後者是以尼米茲海軍上將為總司令,任務為突破日軍第一島鏈後也向西推進而逼向菲律賓。

但上述第一階段作業完成後,次一日目標應是菲律賓或台灣,美國海軍和陸軍卻有不同觀點,而此亦即檀香山會議之緣起。

依據海軍意見,日本乃是海洋島國,擊敗日本即應以海軍為主力,所以第二階段作戰,也應是仿效功克中太平洋島嶼前例,由尼米茲轄下陸戰隊攻取台灣,再以強大海空武力指向琉球而進逼日本領土,所以實在無須在菲律賓各島和日軍纏鬥,徒增美國子弟傷亡。

上述這一戰略構想,即是以海軍參謀金氏上將以次,海軍高層所持立場。中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自然也是其支持者,也是金氏上將的戰區代表。

然而美國陸軍卻另有考量,而傾向於捨台灣取菲律賓,其關鍵性人物即是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

麥帥所持純軍事理由,是如果跳過菲律賓直取台灣,進攻艦隊船團必將遭受菲島日本強大海空軍牽制台灣,暴露於極大危險,所以直接攻取台灣實不可行。

此外,他也舉出一項或許更有力政治性論據,是即美國有優先解救菲律賓人民道義責任,理由是當初戰爭爆發,美國基於歐洲優先政策,不肯全力馳援,以致菲島因而淪陷,是形同背棄菲律賓人民,而今若又棄菲島取台灣,即是第二次背棄菲民,也是美國人民所不能忍受。

攻取台灣或菲律賓,美國海陸兩軍種雖各有冠冕堂皇主張,也各有不便明說理由。

就海軍而言,若是採用台灣政策,其後的對日作戰,即也將由海軍主導包辦,陸軍則在完成佔領新幾內亞之後,再不能有大作為,而形同被邊緣化,自茲而後一切光輝均屬海軍。所以海軍力主攻取台灣,自也有其本位主義盤算。

反之若是採用菲律賓決策,則陸軍既已佔領新幾內亞全島,再跨前一步進取菲島自是順理成章,麥帥本人堅持先取菲律賓,也有其不便明說考量。

海陸兩軍各執己見,而先取台灣或菲律賓已必須作一決定。所以羅斯福已決定親赴檀香山召開軍事會議,當面聽取麥帥、尼米茲兩總司令深入討論而後做一裁示。

羅總統所做最後裁決,也正如我在上一篇投書所述,對台灣地位產生最深遠影響。

假定當時是決定跳過菲律賓攻取台灣,則終戰時美國即無需要委請國民黨政府派員來受降接管,也即不會出現其後的佔據統治。台灣人民也很可能於1940年代中晚期,在美國允許甚至鼓勵之下,選擇自行決定自家前途,建立起新而獨立國家,今天也不致仍以不自然不正常狀態,窩窩囊囊生存於國際社會,言之何其可慨?


1944年7月夏威夷會議上的羅斯福(左2)、尼米茲(右1)和麥克阿瑟(左1)。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Adblock test (Why?)



"真正" - Google 新聞
December 03, 2021 at 09:09AM
https://ift.tt/3Ia2uWZ

【專欄】真正決定台灣命運的會議 - Yahoo奇摩新聞
"真正"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2IyEEB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專欄】真正決定台灣命運的會議 - Yahoo奇摩新聞"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